夜访农家话扶贫 ——县委书记张涛深入上津开展精准扶贫“户户到”活动纪略

2018-06-13 18:51  

全县偏远、深山地区扶贫举措实不实?群众对扶贫工作是否满意?还存在哪些问题?6月11日,带着这些问题,县委书记张涛率先垂范,事先不打招呼,随机深入上津镇进村组入农户暗访,开展精准扶贫“户户到”活动。

当天下午,张涛从县城出发,经“福银”高速来到上津高速路出口,拿出随身携带的郧西地图,与工作人员现场比对地图,反复甄选走访路线。

“上津石庙村是我包联的村,去年已经完成整村出列目标,脱贫质量怎样?群众满意度如何?”经过筛选,张涛决定深入上津镇石庙村暗访。

深入偏远地区走访

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张涛来到石庙村3组较为偏远的西岭,在一处设施蔬菜基地停了下来。

查看产业发展情况

“老乡,你是不是贫困户?”看到正在大棚里采摘豇豆的村民彭祥玉,张涛走进大棚详细询问她家的情况。原来彭祥玉一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爱人在外务工,自己就近在蔬菜基地打零工照顾家庭,一年能挣2万多元,家里收入比较稳定,日子过得很不错。张涛鼓励她在产业发展上继续加把劲,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老人家您好!身体怎样?您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从大棚基地出来,偶遇3组82岁老村支书徐家声正在路边散步,张涛上前热情地与老人打招呼。

询问老党员对扶贫工作意见建议

“感谢领导关心,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只要自己勤劳努力,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徐家声老人乐呵呵地回答。

与贫困户亲切交谈

张涛随机来到3组贫困户姚守伟家,详细察看房前屋后情况,同主人家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帮扶干部叫什么名字,帮扶措施是否满意?姚守伟一家有3口人,自己肢体残疾,儿子前几年外出务工意外受伤,导致家庭较为困难,去年在扶贫政策扶持下,积极发展中药材、蔬菜、黄姜等产业,实现了脱贫目标。张涛对姚守伟身残志坚、不等不靠,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鼓励他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努力成为产业带头人,在这片热土上干出一片新天地!”

晚上8时左右,夜色渐渐袭来,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各自回到家里开始歇息。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张涛沿着乡间小路,来到石庙村2组玉皇沟。

夜访农家话扶贫

夜色中,灯光下,农家院里,张涛与2组贫困户谢庆剑、谢庆根及周边几户群众围坐在一起,话家常、听意见、谋发展。“你们对扶贫政策落实还有什么意见?对镇村干部的工作满不满意?大家都放开讲!”对大家提出的因病返贫率高、产业发展风险大、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张涛一一详细记录。张涛对乡亲们说,将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督促各级干部更精准、更务实、更有效地推进帮扶工作,真正让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田头、地头和群众的心头。

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晚9时30分,在走访完第10户农户后,张涛与大家道别,踏上返程路。

查看贫困户生活状况

调研中,张涛反复强调,开展领导干部精准扶贫“户户到”活动,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直接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直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以作风之坚攻克深度贫困之坚。全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主帅出征,领导带头,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做到“五到五必到”(身到、心到、感情到、措施到、效果到;居住最偏远的户必到、最穷的户必到、争贫最严重的户必到、产业最大的户必到、致富最好的户必到),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如期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链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精准扶贫相关要求精准,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基层基础,整改突出问题,做实“五到农家”(身到、心到、感情到、措施到、效果到);坚持主帅出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督战到村组,走访户户到;坚持力量在一线凝聚、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制定、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交融、督导在一线开展,强化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攻克脱贫攻坚中不准不实顽症,提高脱贫攻坚质效,提高“三率一度”,提升脱贫质效,促进乡村振兴。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领导干部精准扶贫“户户到”活动。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原则,紧扣“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和村出列“九有”标准,聚焦“三率一度”全面达标,每年对全县286个村2023个组119733户走访全覆盖。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