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7万老乡搬出大山走向幸福

2019-10-17 11:09  



郧西县香口乡李师关易地扶贫搬迁新村 记者陶德斌 刘昆摄



10月14日,郧西县委书记张涛(左三)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作典型发言。



易迁群众在河夹扶贫产业园实现就业



扶贫车间让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光伏发电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电商扶贫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产业基地建设让易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丰收季节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

    文/图特约记者杨洪霞陈迪祥 通讯员田乾明

   “郧西因人因户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精准施策帮助他们实现增收,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10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上,郧西县委书记张涛就郧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郧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有“九山半水半亩田”之称。总人口14.76万户50.4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140户147619人,重点贫困村84个,贫困发生率达34.7%。易地扶贫搬迁25942户70928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7%,是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县。  聚焦“搬得出”,安置点选址不能偏,交通便利,楼房敞亮,让百姓乐意搬迁;聚焦“稳得住”,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让百姓乐享安居;聚焦“能致富”,提供就业帮扶,建立扶贫车间,让百姓生计有着落。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郧西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我们紧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找穷根、定靶向,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张涛表示,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劳务输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增收产业,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截至2018年底,全县已脱贫30764人,出列重点贫困村51个,贫困发生率降至9.5%,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

“新房里水、电、网全通,周边还有扶贫车间、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产业基地……”10月15日,郧西县关防乡贫困村民曹德梅说,她家从深山沟里,搬进关防乡集镇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生活完全变了样,过得很幸福。

“包吃包住,每年纯收入6万元。”44岁的曹德梅,2016年通过 “郧西——广东劳务协作”,在深圳深家网络信息服务公司工作 ,不仅熟练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还取得了家政专业技能证书,月纯收入5000元。2018年,她介绍2名同村姐妹到广东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带其丈夫到深圳工作,夫妻二人月总收入达1万元。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郧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部分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只能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群众生活。可是故土难离,不愿搬怎么办?搬出去能住得好吗?这些都是压在易地搬迁贫困户心头的大石头。

为了让这块石头落地,郧西出政策、强基建、配产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确保群众“搬得出”,郧西出台了《郧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相关县级领导干部专项考核办法,增添了贫困地区搬迁的底气。“那段时间,有的干部整月都住在村里,晚上10点还在村民家里聊家常讲政策做工作。”张涛说。

由干部给村民讲道理、做工作,让老乡主动接受易地搬迁;布局好学校、医疗机构等相关配套设施,帮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给搬迁的老乡提供就业机会。

提出“结合老村庄整治,布局随湾就势,安置规模适度,群众自愿上楼,服务设施配套,生产生活统筹”的选址思路,组建近百人的选址专班逐乡逐村踏勘选点。在选址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恋土情结,把集中安置点建设与老旧村庄改造、旧房拆除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全县仅此一项就节省和新增土地5000亩。

县乡干部进村入户宣讲适度规模集中安置的好处,并办好示范样板,让搬迁户直观感受到集中安置的优越和便利。每个乡镇迅速规划建设至少一个标准示范安置区,每个户型至少一套样板房,组织搬迁户参观体验。

坚持“配套服务同步搞,就业路子先铺好,产业扶持早跟上”,让搬迁群众房产能升值、孩子能就学、就近能看病、就近能就业,逐步能致富,生活更幸福。郧西共投入21.33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建设,每个集中安置点都配套道路、水电、通信、绿化、公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小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既具有城镇功能,又体现农村特点。

加大安置点教育、卫生、医疗、购物、金融、健身、文化等设施建设力度,全县84个重点贫困村集中安置点配备了托儿所、卫生室、超市、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等设施,让群众身在农村,却能享受与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

“做梦也没想到,像我这样祖祖辈辈住在山区的贫困户能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楼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村民杨霞的老家在十里之外的牛头岭,她家以前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夏秋时节,有时吃着饭,房顶上的虫能掉到碗里。杨霞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上楼房。

“自搬迁到安置点之后,因为村子在发展万亩石林旅游业,我在一楼开了农家乐,建了豆腐加工作坊,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杨霞笑着说,“新房子是楼房,水、电、网全通,周边还有学校、公园、卫生室……从大山上搬出来生活完全变了样,感觉很幸福!”

秋日暖阳下,记者行走在郧西看到,沿途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全县111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完成了搬迁入住,困难群众彻底挪出了“穷窝窝”,住上了“金窝窝”。

精准管理确保群众生活更幸福

10月15日,天空虽然下着雨,郧西县三官洞林区祖师殿村扶贫安置点的贫困村民、楼栋长王秀国把安置小区的环境卫生巡查了一遍,看望了几位留守老人。

王秀国是个“病秧子”,干不了重活,村上发挥他“知书达理、能说会道”的特点,让他担任楼栋长,每天负责楼栋卫生、矛盾调解、消防安全、法治宣传、信息收集、邻里互助等工作。

“有事干了,自己不是闲人了,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好多了!”老王逢人都夸党的政策好。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要让搬迁出来的村民“稳得住”,不光要布局好配套设施,最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让搬迁群众生活平安、和谐、幸福。

抢抓国家光伏扶贫政策机遇,郧西利用境内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取“单建”“多村联建”等方式建设光伏扶贫项目170个,总装机容量158.45兆瓦,全县286个村每村每年仅此一项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

该县还利用光伏电站收入为全县1116个易迁安置点选配了1593名“弱劳力”担任“楼长”,此举不仅解决了“弱劳力”就近就业问题,更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易迁点社会治理闯出了新路子。

“现在住的地方不光有菜园、共享栏圈、农具房、生态公厕、路灯、环卫设施、红白理事房等,关键是我还有班上,我家10多亩耕地流转出去种了艾叶,加上我担任管水员的工资,一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店子镇七里沟村贫困户刘礼春高兴地说。

今年52岁的刘礼春是住在大堰安置点里的搬迁户,村民推选他当上管水员,每个月有900元的稳定收入。

“搬进来只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第一步,搬迁入住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才是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对搬出来的百姓实施精准化管理,确保他们今后的生活过得更幸福。”郧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查宏介绍。

怎样确保25942户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更幸福、能致富?

郧西县出台了《郧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办法》《郧西县精神脱贫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和文件,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管理原则、管理主体、公共卫生、安全、社会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走进郧西县城乡,处处可见反映家风文明、诚信文化、孝德文化以及 “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家风文化墙。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狠刹人情风、奢靡风和赌博风。

郧西利用党员干部户户走到、文艺演出、院场会、文明家风巡讲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法规,引导安置小区村民创建文明村(社区),开展了 “最美文明院落”“最美易迁点”“最美楼栋”“最美脱贫户”“道德模范”“郧西好人”“最美家庭”“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

近日,店子镇七里沟村小黄金沟被选为“最美文明院落”,贫困村民、楼栋长阮荣财领到牌子时笑得合不拢嘴。

“刚搬来的时候,一部分老人不会用冲水厕所,有的群众还把行道树砍来生火,垃圾随处扔更是普遍。”阮荣财回忆,他通过挨家挨户讲,一遍一遍说,手把手地教,慢慢地,村民垃圾不乱扔了,小区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为构建易地搬迁小区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郧西县以“美丽乡村”“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把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全民参与整治“脏乱差”,提升生态文明程度。截至目前,郧西累计创建生态乡镇13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8个;创建生态村158个,其中省级22个、市级136个。

为贫困户提供“一对一”就业岗位

穿线、打结、缠绕、包装……10月13日上午,和煦的阳光下,郧西县上津镇石庙子村7组贫困户徐成彩坐在家门口,从面前的塑料桶里抓起一把鱼线,熟练地挂上一排鱼钩。“村里办起渔具生产车间后,我从厂里接活儿拿回家里做,每天能赚5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徐成彩高兴地对记者说。

渔具生产车间的老板叫陈斌,今年36岁,也是石庙子村人。2015年,在家乡扶贫协会的感召下,他携资回到老家,和弟弟陈群一起办厂,为当地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50岁的村民陈会珠,丈夫患有重度心脏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两个孩子都在镇上读小学,上学、放学需要接送。她每天早晨、下午要接送孩子,要做饭、照顾家人,不能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去年2月,她在村渔具生产车间找到一份工作,每个月可以挣1500元以上。“每天把老公和孩子安置好了后,我就到厂里打工,时间比较自由,挣的钱也不算少,我真的很知足了。”陈会珠说。

记者了解到,陈斌的渔具生产车间允许大部分村民把原材料领回家,加工成半成品再送回来,按数量计酬。由于技术简单、加工方便,很受村民欢迎。

把小型工厂建在村里,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钱养家糊口。这样的扶贫车间,在郧西县已经遍地开花,结出了喜人的果实。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郧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帮助搬迁对象就近务工、入股分红为主,大力发展多种扶贫产业,确保一户一产业、一户一就业,让搬迁户在实现稳定脱贫的基础上走上致富路。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郧西县委副书记汤宏说,围绕搬出来以后怎么办,郧西加大对搬迁农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方面的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既能安居还能乐业。”

郧西制定下发多个文件,切实抓好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转移就业等方面政策落地工作,增加群众收入。针对虽有部分劳动能力,但自身缺乏创收技能、尚无创业意愿的“半劳力”易迁对象,大力发展“技能型”产业,按照“精准定位、按需培训、分类就业”的思路,整合“技能就业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通过“造血式”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铁扫帚、竹藤编、织女绣、钓鱼钩、制鞋、电子元器件组装等扶贫车间(作坊)。先后建成铁扫帚、竹藤编、织女绣、制鞋等扶贫车间(作坊)437个,有5700多“半劳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加强与广东、北京、武汉、西安、天津等地的劳务协作,强化转移就业,累计帮助1.9万名受过家政服务、烹饪、建筑工程等技能培训的“半劳力”实现转移就业,就业稳定率达80%以上,年人均收入3万元左右。

针对身体素质较好、头脑灵活、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全劳力”易迁对象,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通过技术服务、创业指导、金融扶持等方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结合安置点实际,引导这类易迁对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支持他们自主创业致富,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

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结合安置点实际,引导易迁对象发展苗木、油牡丹、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20余万亩。在全县190个行政村242个安置点建设香菇大棚70万平方米,发展香菇3000万棒,实现香菇产值6亿元,有7000多户易迁对象依托香菇产业实现脱贫。

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体验、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城关镇天河坪社区74岁易迁对象贾先云,依托牧羊山庄景点,创办“贾家坊羊肉汤”农家乐,年营业额在4万元以上,不仅自身脱贫致富,还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2户贫困户供应食材年增收1万余元。

探索实施 “优势产业+媒体推广+全民参与”的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电商直播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联接,易迁对象足不出户即可销售优质农特产品。涧池乡金龙山村易迁对象汪世林,大学毕业后无固定工作,2017年底在同村电商成功人士带领下加入电商直播团队做销售,目前月收入8000元以上。

“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我们不仅注重了群众搬得来,更做好了搬迁后的管理和服务。”郧西县委书记张涛表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郧西的1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基本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观念、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