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的红色记忆

2020-04-26 08:28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解放郧西70周年。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郧西这块热土上的沧桑变迁、披荆前行,都与中国共产党紧紧相依,党在此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奋斗历程使得这一方亘古的土地愈发绯红。时光渐行渐远,亲历这一段苦难历史的前辈们逐渐老去,记忆却历久弥新。忆苦思甜,当下的幸福生活令我们更加缅怀曾经煎熬的时光。

摇曳的萤火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开始,会议允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帮助发展国民党组织成为共产党参加国民革命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之后,在武汉读书的郧西青年共产党员江丰亭受到了省委的重托,回郧西发展国民党地方党部,经过艰辛组织,1926年底成立了国民党郧西县党部,内设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开办了讲习所,后又增设天足会和童子军团,先后发展了姚贵莲、林光蟾等20多名国民党员。1927年革命运动遭破坏后,江丰亭化装成贫民与妻子家人分头出奔,逃往陕西,后继续开展地下党的活动。姚贵莲,1925年任县女子小学教师,1926年冬加入国民党后任县党部妇女协会主席,她先后在县政府门口等地搭台演讲,宣传革命 、反封建、婚姻自由、 妇女解放等革命观点,群众反响强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震动,被称为“郧西第一才女”,同时也受到一些封建绅士、军阀的责难,1927年被抄家,之后外逃,颠沛流离,1928年含愤去世。林光蟾,县立女子初级小学教员,

虽为女性,却忧国忧民,深明大义,由于革命活动1927年4月她家被军阀洗劫一空,她的两岁小孩也因此夭折,1928年12月成立“郧西禁止妇女缠足委员会”,她担任主任委员兼文牍员,她带头剪辫放足,积极宣扬妇女解放。

在这样一大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郧西掀起革命高潮,向封建军阀势力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他们采取个别串联、聚集演讲、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动员民众消除顾虑投身革命,以“五卅惨案”、“汉口六一一惨案”等铁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及反动军阀崇洋媚外行径;到处张贴“打倒封建军阀”、“打倒列强”、 “抵制日货”、“打倒土豪劣绅”等宣传革命主张,将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陈兰舟戴上高帽子揪斗游街。1927年春县党部在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学生的基础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队伍高举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 “打倒封建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响彻大街小巷,震撼了沉睡的县城,郧西人民经受着民主与革命的思想启蒙。妇女协会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妇女放足、男子剪发辫。农民协会带领广大农民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土豪恶霸的农村大革命。

正值郧西革命蓬勃兴起的时候,“四一二”和“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发生,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县党部被打砸破坏,进步青年的家被洗劫。为了镇压革命运动,湖北成立了“清乡督办”反动机构,他们采取“全民包围,步步封锁”的办法,配合各地反动武装到处搜捕屠杀进步人士,恢复反动政权和保甲制度,革命的勃勃生机受到暂时的压制,一批进步青年转入外地。

燎燃的火焰

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之后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由于党中央的“左倾”和错误军事指挥,各地根据地在反“围剿”中失利,先后被迫开始长征。

1932年10月,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在徐向前总指挥、中央代表张国焘率领下开始西征,11月11日到达漫川关东部云岭一带。作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云岭山脉,已被敌军把守,红四方面军处于被包围吞并的劣势。在徐向前集中兵力突围出去的正确主张下,许世友率领三十四团的勇士们冒着暴雨般的子弹,迎着雪花纷飞的弹片,勇猛地扑向张家庄垭口,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冲了上去,终于在敌包围圈上撕开了一个血口,为全军杀出一条通道,经过两天激战,以一小部分的牺牲挽救了红四方面军。之后,红四方面军翻越秦岭、渡过汉水、经汉中入川,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转战郧西期间,正值寒冬,他们身着单衣,脚登草鞋,食物缺乏,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宣传红军的革命宗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欢迎。

1932年11月下旬,洪湖根据地的红三军在贺龙率领下长征,11月29日由山阳县漫川关沿金钱河南下进入郧西县上津镇。当天,红军在上津泗峪河缉捕了为国民党51师收粮征款的联保主任陈贤志,没收了他逼收的粮和款。在槐树捉住了大财主周盛甲,当晚将此二人处决于范家坪。第二天,红三军由槐树经关防抵达湖北口的东川,处决了槐树的大地主黄青山等4人。之后转战川陕,于12月底到达了鹤峰县境,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红三军在郧西处决了一批土豪劣绅,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替穷苦群众出了气。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根据地的留守部队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带领下开始长征,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会议在陕西庾家河召开,决定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省委更名为鄂豫陕省委。1935年2月19日,鄂豫陕省委在郧西县庙川区虎坪涝池大院召开第二十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为完全打破敌人进攻,争取春荒斗争的彻底胜利,创造新苏区的决议案》,坚定全体同志反“围剿”斗争和创建新根据地的信心和决心。当天召开万人大会,选举产生了鄂陕边区泗峡口乡苏维埃政权,政府机关设在涝池大院。在郧西县二天门组建了六路游击师,在郧西县大小新川建立了七路游击师。他们通过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抗捐军等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至1935年5月初,鄂豫陕根据地已基本形成,红二十五军发展到4000多人,游击武装共2000多人。在湖北省的郧西县和豫陕地区,共建立了两个县、8个区、46个乡、400多个村苏维埃政权,并成立了一个边区政府;鄂豫陕省委先后建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发展党员30多人。红二十五军两次打破敌人的“围剿”,并于1935年7月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之后西征北上。

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鄂陕、豫陕两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各路游击队合编为红七十四师,郑位三任书记。之后,红七十四师避敌锋芒,声东击西,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一次反“围剿”中,10月18日,鄂豫陕特委率红七十四师一部从郧西泗峡口郭家沟经过时被敌发现,即跟踪追击。红七十四师一部翻越九龙山进入旬阳县境,令特务队二班作掩护。二班在特务队指导员高中宽的带领下进至九龙山佛爷庙时,郧西“铲共义勇队”头子艾光清带乡练300余人尾追而至,二班14名指战员从四面出击,犹如猛虎出山,喊杀声使敌闻风丧胆,抱头鼠窜,争相逃命,经半小时战斗,击溃了敌人的追击。此战中,深受鄂陕边区人民敬仰被称为“得道神医”的指导员高中宽和尚班长牺牲,被安葬在旬阳县碾子沟,人们在这两位烈士的坟墓前挂上了“红军老祖”的匾额。西安事变后,红七十四师东进灵宝、潼关,以阻止国民党亲日派部队入陕,之后改编为八路军。

在支持红军作战,配合地方武装,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英勇的郧西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一个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有佃农出身带领20多个贫农投靠红军的刘世让,有借“做道场”宣传红军革命主张的“丁先生”,有以70岁高龄带领群众组建游击队、抗捐队打土豪分田地的魏茂顺,他们为革命一一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们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还有放牛娃丁启洪、砍柴郎姜贤发、父母因交不起地租而被吊死的孤儿程绪银等,他们在旧社会的苦水中“浸泡”着,赶上了红军,参加了队伍,之后走上新中国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破茧化蝶。

红军,一个响亮的名字,敌人闻而丧胆,穷人闻而开颜。红军的到来,给郧西人民带来了天,带来了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穷苦农民翻身作了主人。农民的眼睛被擦得雪亮,从此,他们分得清哪支军队好了,想得通什么主张正确了,国民党军阀统治政权在农村已经没有“市场”了。

迸发的怒火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革命正式进入到了抗日救亡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建立。然而,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华北、华中广大地区的失陷,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日寇野心更狂,妄图吞并中国。党中央准备转移到鄂豫陕边区这块战略要地,大批革命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来到以草店为中心的武当山区,党在郧西地区也发展了组织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郧西人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勠力同心,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董必武的支持下,1938年5月共产党员郑建安被以开展农村合作社活动的名义派来郧西,进行发展党组织活动,他避开地方反动势力的监视破坏,发展了林光蟾等一批共产党员,成立了中共郧西支部。为了组建郧西的抗日武装力量,他作了一些积极的努力但没有结果,而后郑建安准备到红二十五军曾经活动过的庙川一带组建武装,同时还打算做乡团练头目艾光清的工作,当行至中途,被国民党郧西县政府强令返回,即遭逮捕,后被释放连同其他合作社办事人员一同被驱逐出郧西。

1938年7月1日,在共产党地下组织倡议下,郧西县各界人士在二西馆(今县人民医院处)召开纪念大会,追悼抗日战争中的死难烈士,郑建安在纪念大会上以铁的事实控诉了日本的血腥罪行,激起了人民仇恨的怒涛。会后,在城西校场坡举行建立烈士纪念碑的奠基仪式。1938年“郧西旅郧学友励进会”学生寒假回县后,创办了《醒农周报》《抗敌半月刊》《醒世报》,编演了《救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恢复失地》等剧目和歌曲,举办了《醒狮》墙报等,激发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抗战热情。国民党当局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学友会揭露国民党郧西县党部书记杨子健贪污群众捐款的丑行,邀集各界人士公开查账,四处张贴“告郧西父老书”,扭杨游街,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杨子健调离郧西。书香门第出身的林光蟾,时为县女子初级小学校长,积极奔走,被选为“郧西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发动全体师生开展“一人一日一分钱一把米”的支前活动,她积极支持和拥护地下党在学校教唱抗日歌曲、宣讲抗日故事等活动,与地下党一起传阅进步书籍,秘密油印《共产党宣言》,多次被反动派搜家。

抗战时期,郧西作为国统区抗战后方,也直接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1941年12月5日7架日军飞机在县城投下炸弹39枚,1945年8月1日2架日军飞机向郧西城投下炸弹17枚,给郧西人民的生命和财政造成巨大的损失,更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的怒火。然而国民党却积极加强其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压制抗日力量,进行反共活动。在严酷的保甲组织下,国民党势力和地主土豪、反共顽固分子狼狈为奸,打着抗战的幌子大肆抓丁派款,搜刮民财,许多开明人士受到打压,许多贫苦农民被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黑暗的深渊中挣扎反抗。1938年,李天长在关防铺一带组织一百余名农民,打富济贫。羊尾第八十七保数名农民袭击了保长左立全、保队附陈洪亮等押送的壮丁队伍,劫走了壮丁,致保队附重伤。1942年春,景阳骡马店发生春荒,数十名农民发起了反饥饿斗争,抢了冷水乡公所存放的粮食。8月,六郎关马家沟丁家风兄弟5人为反抗国民党抓丁,冲击六郎乡公所,夺取步枪3支。1943年初,夹河、六郎等地300余人发起暴动,反抗反动统治。像这样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在郧西各地干柴烈火般炽燃着,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激起了全民的愤怒,反动政权摇摇欲坠。

八年的抗战,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鼓舞下,全县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参军参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全县出征壮丁16655人,超额1857人,阵亡244人,失踪883人。负担粮食5万石,认购公债42000元,超额4500元,累计征用民工43万余人次,配送圆木16698根,木板14587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郧西人民的爱国意识,唤醒了民众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强决心。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和残暴统战,令人民深恶痛绝,逐渐丧失了继续统治的执政基础。人民在历史前进的选择中,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共产党。

冉升的曙光

日本侵略的炮火刚一熄灭,国民党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殷切愿望,抢夺胜利果实,大肆进攻人民解放军。1946年春,国民党军队构筑6000座碉堡,进攻中原解放区军民上百次,蚕食解放区村镇上千处,至6月,中原解放军区已缩小到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200里的狭小地区内,蒋介石妄想在48小时内全歼中原军区主力。6月底,中原解放军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下,胜利突围,转移到陕南、鄂西北地区。之后,鄂豫陕根据地、鄂西北根据地被创建,地方政权和人民武装建立,声势浩大的游击战争广泛开展起来,国民党的整体战略计划被打乱。

胜利跨进莽莽秦岭的中原部队,在陕南游击队的密切配合下,将部队化整为零,大力发动群众,积极组建人民政权和武装。7月下旬,四十五团组织股长徐蓬奉命带一个排,在郧西蒿坪河组建了郧(西)商(南)山(阳)三县联乡办事处,办事处下设4个乡政府。8月3日,三地委和军分区在山阳县中村吴家坟园召开3000余人参加的军民大会,宣布郧(西)山(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之后各地陆陆续续建立了县、乡、村等各级政权和武装。在郧西境内先后建有1个办事处,3个区委、区政府和9个乡、12个村政权,豫鄂陕边区的革命斗争活动遍及郧西当时20个乡、镇中的19个乡,面积达34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7.5%;活动区域人口为25.8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96%。

在开创和保卫豫鄂陕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原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6年7月下旬,徐蓬带工作队开辟山阳、商南、郧西三县边区,反动乡保武装极力阻扰,在群众的协助下,一网将其打尽,打开了工作局面。11月,郧商县大队200余人,一举摧毁了国民党郧西县大队3个中队300余人设在郧西瓜子岭祖师殿一带的关卡。同月,山郧镇办事处主任王泽民率部活动于郧西大、小新川,一、二、三天门地区,捣毁了顽固分子艾光清驻扎在湖北口娘娘庙的匪兵和盘踞在郧西一天门百丈悬崖上的艾家洞,消除了一大祸患。

在紧张而残酷的斗争中,由于敌人的封锁,人民极度贫困,部队只得自己筹集物资。部队在各地歼击保安团和乡保武装,寻殷实富户征粮募捐,动员群众购买大批布匹,并在蒿坪河开办小加工厂,用木梓树叶、塘泥作原料染布。四十五团团长万德坤亲自组织起一支40余人的精干手枪队,远程奔赴郧西南部汉江,拦截国民党货船,对来往富商官船征税,国民党各地的乡公所、粮库等也屡屡被捣毁。1946年11月27日,支队长谭道鹏带领郧山支队经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夜袭了国民党第五战区设在郧西夹河关金銮山的被服库,消灭守敌1个排,缴获长短枪51支,手榴弹400多枚,子弹2000余发,军用服装1400多件。郧西人民甘冒杀头灭家的危险,热心为部队侦探敌情,购买物资,担当向导。郧西蒿坪河一贫苦农民夫妻,自己尚且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帮助部队煮饭、烧水,缝洗衣服,夜晚顶风冒寒为徐蓬的工作队站岗防哨。三官洞林区的贫农吴茂珠,曾多次冒险往返于百余里外的郧西县城为部队购回土布千余匹。湖北口上川保队附张祖恩搭救受伤掉队的战士汪明源,精心为其疗伤,直至其归队。这样的故事在秦山汉水之间难以罗列,无不反映着郧西父老乡亲对子弟兵的衷心拥护,鄂豫陕军区主力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牵制任务,1947年2月北渡黄河。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陈赓率领四纵十二旅南下黄河,开辟了豫陕鄂解放区,成为人民解放军品字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2日,十二旅三十四团乘胜南下,与长期坚持敌后斗争的郧山支队谭道鹏游击队会师,解放了山阳县重镇漫川关和郧西重镇上津,在漫川成立了上(津)关(漫川关)县民主政府,宣布由旅卫生处政治委员王直夫任县委书记,旅宣传科科长宋景先任县长。11月15日,三十四团到达郧西,兵分三路包抄国民党郧西县城,反动派作鸟兽散。当天随即宣布建立郧西县人民民主政府,由三十四团政治处主任邵康任县长,王廷佐任县委书记,县城百姓热烈欢庆郧西县城解放,此刻,郧西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缕曙光。之后,十二旅党委以郧西为中心,创建鄂陕根据地,1948年1月1日,豫陕鄂第四分区于郧西土门镇正式建立,下辖郧西、郧县、山阳、上关、山商、镇安六县(1948年春,又开辟建立均县、白河两县),地委机关、军分区司令部均设于郧西土门镇,专署设于土门关帝庙。此时,郧西已成为陕南、鄂西北地区解放斗争的中枢和政治、军事、经济指挥中心,小小的土门镇,一时人马欢腾,热闹非凡,人称“小延安”。郧西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县,国民党反动的统治早已荡然无存,人民欢欢喜喜迎来了共产党开创的崭新的时代。

“墨”写的历史毕竟无法生动还原“血”写的历史,但作为秦山汉水的后人,我们为郧西历史上曾经波澜壮阔、气势万千的恢弘篇章而无比自豪,我们为祖辈的披荆斩棘、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而万分感动。在这个幸福时代新的历史节点上,让我们一起追忆这段红色的记忆,展望更加灿烂的未来吧!

来源:郧西图书馆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