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十堰日报》A10版刊发《从旅游过境地到目的地——郧西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激活留量密码》聚焦郧西借力用力,实现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地处仙山武当与古都西安之间,郧西文旅如何借力用力?今年以来,郧西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前5个月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5.0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6.47%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链接“东西”把“流量”变“留量”
今年4月27日,“最近的江南”——郧西走进西安文旅商推介活动在西安市雁塔区举行,让西安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的浪漫魅力。两个月后,80余辆自驾车、384名西安游客在郧西县开展“山水田园・生态度假”之旅,“走进西安最近的江南——郧西”万人自驾暑期游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郧西与西安的互动,正是郧西创新实施“西引力”工程的真实写照。郧西地处仙山武当山与古都西安两个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之间,为积极发挥桥梁连接作用,推动“湖北旅游、武当突破、郧西建功”,郧西制定了“百盟(与百家旅行社联盟)”“千团(引进团队游千次)”“万人游(组织十个万人游郧西)”计划,向西瞄准西安客源市场“引客入郧、送客武当”,向东借势武当品牌“迎客武当、晚留郧西”。
今年以来,郧西县通过在西安及环陕五县(市)举办“最近的江南”“一生必到的浪漫之地”“跨江看风景”“十堰郧西(西安)产业链旅游链人才链对接”等主题推介活动,吸引以西安为中心的甘肃、宁夏等西北五省(自治区)大批游客来郧西旅游观光,占全县游客总量的40%。今年“五一”前后,全县景区游客量呈井喷式增长,宾馆酒店一房难求,特色民宿持续爆满。
同时,将郧西景点打包进武当山旅游线路,策划“七夕浪漫之旅”等10条特色线路,迎来武汉、宜昌、潜江等地游客,占全县游客总量的20%,推动“流量”变“留量”。
走南闯北,多措并举擦亮文旅品牌
除了加强与西安、武当山的互动,今年以来,郧西县还以“引客入郧”行动为突破口,组织专班先后前往武汉市洪山区、北京市平谷区、厦门市、深圳大湾区等地开展专场招商暨文旅推介会,提升郧西品牌的全国知名度。
今年4月,在“郧西・白河2025年区域协作”联席会议上,郧西县与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签订《陕鄂边际开放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开启跨省文旅融合新篇章。5月17日,郧西县在白河县体育广场举办“鄂陕一家亲・跨江看风景”专题推介活动,重点展示郧西七夕文化、生态康养及红色旅游资源,发布针对白河县游客的专项优惠政策。活动现场互动环节送出200余张郧西景区门票及500份文旅手册,掀起跨省旅游热潮。这一系列跨越山水的合作,让郧西从“旅游过境地”变为鄂陕文旅走廊重要节点。
7月5日晚,武汉市洪山区银泰创意城灯火璀璨,人声鼎沸。一场以“一生必到的浪漫之地”为主题的郧西文旅推介活动在此精彩启幕。郧西县携省级非遗表演、精品旅游线路、高铁发展机遇及特色品牌产品亮相江城,以“天上七夕・人间郧西”的浪漫情怀,向武汉市民及全国游客发出盛夏邀约。推介环节,郧西县相关负责人以“我家有高铁郧西盼君来”为主题,重点推介“清凉郧西行・毕业专享季”活动。线路涵盖五龙河峡谷探险、上津古城汉服旅拍、天河口旅游区星空露营等特色项目,并推出景区门票减免优惠及旅行社奖补政策。
郧西县通过走南闯北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交流、展示、宣传等推广活动,积极推进文旅品牌、商业品牌、城市品牌“走出去”,让郧西文旅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多产融合,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郧西县多措并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文旅融合方面,全县持续擦亮红色文化名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项目入列湖北省2024年重点项目,并于2024年8月顺利开园。成功举办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大地艺术节、全国残疾人文化活动周、国家大剧院公益演出、明星商业演唱会等大型文旅活动40余场,吸引游客30万余人次。
在农旅融合方面,高品位打造“童话谷・天空牧场”“天河水乡・七夕画廊”“农耕文旅・田园沙沟”等农旅综合体,建成乡村景点71个。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思路,年均举办乡村旅游活动20余场。
体育赛事也成为拉动文旅发展的强大引擎。2024年以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郧西带来了大量游客。全县先后举办全国新闻媒体围棋精英赛、湖北省“奔跑吧・少年”健身活动、鄂陕足球联赛、全国曳步舞大赛等大型体育赛事30余场,承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75场次,“村BA”、爱情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广受热捧。
来源:十堰日报
作者:罗毅 蒋运国 袁春艳
编辑: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