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共产党郧西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动员全县上下推进二次创业,奋力开创县域经济跨越赶超新局面,为全省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9月5日起,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聚力建功支点 推进二次创业》栏目,邀请各乡镇(场、区)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谈举措,展现他们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二次创业中,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支点建设的决心和举措。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到2027年底前,围绕经营主体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两个全生命周期,实现70项重点事项全面落地实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为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县数据局通过“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模式,深化数据归集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全县已累计办理“一件事”业务9574件。
就“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模式取得的成效,朱美林介绍:
县数据局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鄂汇办”APP、“i武当”APP等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一是“一网通办”提速度。全县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6.53%。对居民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100本高频电子证照实行“免提交”。截至目前,申请材料共减少2013项,压减比例25%。
二是“一窗通办”减环节。推行“2+4”综合窗口改革,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目前进驻36个部门可办理930项业务,其中综窗事项699项、专窗事项231项。
三是“跨域通办”破壁垒。贯彻“省市统筹、县级落实”机制,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市通办”服务落地。截至目前,可办理“跨省通办”业务162项,“全省通办”业务1000项,“全市通办”业务525项。
就目前智慧政务建设上的新举措,朱美林介绍:
县数据局聚焦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办事需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在“掌上办”“自助办”“智慧办”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举措有:
一是深化“掌上办”。目前已在公安、民政、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实现423项高频业务“掌上办”。以“新生入学一件事”为例,家长办理入学时,无需奔波提供房产、户籍相关数据,大幅简化办事流程。
二是拓展“自助办”。整合现有自助服务网点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可办理社保、不动产查询,驾驶证体检换证等36项业务。
三是创新“智慧办”。引入DeepSeek大模型,构建政务服务AI智能问答,实现“精准问答+个性化指南生成”,常见问题解答准确率98%。
就今年以来,县数据局在政务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创新举措,朱美林介绍:
县数据局将省级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创建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创新推进,成效显著,“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和“‘三网’融合治理转型改革”两项重大改革已成功纳入省级试点。
一是“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在原有“一键三联”基础上,新增“企业迁移”“个转企”“一照多址”三大场景,企业根据需求选择个性化组合,今年以来已办理相关业务162件。
二是“三网”融合赋能基层智治荣获国家级“优化营商环境宜商数字案例”,构建惠企助企“一站式”服务体系荣获国家级“优化营商环境宜商典型案例”。
针对继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具体举措,朱美林表示:
下一步,县数据局将进一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聚焦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坚持“只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跑是常态、多跑一次是例外”的服务理念,通过流程再造、模式创新和数字赋能,持续完善“只进一门、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的服务机制,打破区域、部门、层级壁垒,推动更多事项“跨域通办、集成联办”,把全部心思、全部力量、全部行动向建功支点、二次创业聚焦发力,推动各项工作向上走、向高攀、向前进,为支点建设多担当、多出力、多贡献。
从“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域通办”的扎实落地,到“掌上办”“自助办”“智慧办”的创新拓展,再到省级改革试点的成功突破与国家级案例荣誉的取得,清晰反映了郧西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的生动实践。郧西将继续以数字赋能打破壁垒、以流程再造简化环节、以服务创新温暖民心,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真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
全媒体记者:胡颖妮编辑:孟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