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视点】城市提“颜值” 生活有品质

2025-09-28 08:39  

一条路贯通城市血脉

一条街唤醒文化记忆

从蓝图到现实,从沉寂到繁华

当街头艺术邂逅非遗文化

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今天的《郧西视点》

就让我们走进郧西

感受这座小城

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

走进天安大道,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向前延伸,一辆辆车辆井然有序地行驶在崭新的道路上。道路两侧设计精巧的景观带,绿草如茵、鲜花怒放、苗木傲然挺立……现代都市与自然韵律在此和谐相融。

郧西县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胡庆阳介绍,天安大道2025年8月通车并投入使用,其中从郧西县人民医院东院区至彩虹桥为双向六车道,彩虹桥至水韵广场为双向四车道。

这条承载着郧西人期待的大道,从蓝图到现实,凝聚着无数匠心。它起于牵牛大道桥,途经激浪河桥、红酒厂桥、祈福桥、金梭桥,终至彩虹桥,全长4995.13米。其中,一期牵牛大道桥至红酒厂桥路段为新建项目,长约1280米,河西侧激浪河桥至红酒厂桥为改建项目,长约935.13米;二期红酒厂桥至彩虹桥为改扩建项目,长约2780米,每一段路程的延伸,都是城市发展的坚实足迹。

胡庆阳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之后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出行问题,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成为郧西县南北连接大枢纽通道。

郧西对天安大道的打磨,远不止于“拓宽”与“黑化”。在推进改扩建的过程中,配套设施同步迎来“全面升级”,让道路不仅是通行的载体,更是生活的延伸。

“天安大道改扩建项目的配套附属设施有地下管廊、雨污水分流、绿化带、游步道、自行车道、观景平台和许多丰富多彩的花卉苗木。”胡庆阳向记者一一介绍。

如今走在天安大道,白天可观绿树繁花相映,夜晚能赏灯光与河道交辉,路畅景美的惬意里,藏着老百姓最真切的幸福感。

“现在出行更方便了,从南高速上来到高铁站,一路都很通畅。路边绿化、河道治理和晚上的灯光很漂亮,很受老百姓欢迎。”市民胡承林由衷地赞叹道。

交通的蝶变,不止于天安大道。在不远处的十巫北高速郧西南枢纽互通连接线上,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为郧西的“外联”梦想加速。

郧西县通达公司十巫北高速郧西南枢纽互通连接线工程技术负责人薛之勇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是高速入口游园项目的绿化场平施工,全部完工大概需要一周时间。

郧西南枢纽互通,是郧西交通版图上的“关键一笔”。它坐落于县城南,作为十巫北高速项目的起点,一头连着G70福银高速,一头接省道S301,是名副其实的重大节点工程。这条连接线起于十巫北高速公路郧西南收费站,止于三联小区,全长2.1公里,路面宽15.5米,采用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如今,路基挖方填方、边坡防护、路面工程、污水管道铺设、电力管线入地等已全部完工,绿化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即将以“高颜值”迎接往来车流。

项目建成后,郧西将正式形成“北接陕南、南联十堰”的半小时高速圈,彻底打破以往仅依赖北出口的交通局限,为鄂陕渝毗邻地区架起一条纵向新通道,让“说走就走”的便捷照进现实。“高速路口开通之后,我就可以直接从佘家湾上高速,这样可以缩短距离,节省时间,更加方便我的出行。”市民姚钰琳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

更令人期待的是,西十高铁计划于2026年通车。届时,西安至十堰的通行时间将压缩至1小时内,西安至武汉的铁路旅程也将从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左右。这条高铁不仅完善了全国高速铁路网,更将为郧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这座小城与大城市的距离,在轨道上不断拉近。

如果说交通是城市的“骨架”,那文化便是城市的“灵魂”。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老北街,作为郧西品质县城提升的“见证者”,今年也迎来了华丽转身。以“一核一带三街七巷”为整体布局,郧西将其打造成集非遗体验、滨水休闲、夜游演艺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七夕天街”,并在七夕节当日重新开街,让古老街巷重焕青春。

开街当晚,老北街灯火璀璨、人流如织。歌舞声、欢笑声与商铺的吆喝声交织,重现了昔日的盛世繁华。沿途商铺里,宾朋满座;七夕乞巧馆、手工花馍店等非遗体验馆中,游客络绎不绝;街道两旁,糖画、烧烤、炸串等各式小吃星罗棋布,民间艺术展演也不时上演,让这条古老的街道人气“爆棚”,成为郧西最热闹的“打卡地”。

市民何晓霞高兴地说:“老北街改造后,渡春园和留春园两个公园建得特别漂亮,夜晚灯光璀璨,还有一些仙女在这跳舞,吸引好多人来打卡、逛街、吃小吃。”

“沉浸类、休闲类、餐饮类、零售类、文化类”等多元业态的融入,让老北街的生机愈发浓厚。作为最早入驻的商户,炸串老板周威早已尝到了街区焕新的“甜头”。

商户周威介绍,自己在这里开店三年多,看着这条街变得越来越好,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外地游客和县内居民到这里闲逛、消费,生意是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9月12日,七夕天街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游园广场举行。看到老北街的发展潜力,多家商户果断选择入驻,用信任与期待,为这条老街的未来注入更多可能。

湖北七夕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建就是其中一位商户,他说:“之所以选择加入七夕天街,首要原因便是这里浓厚且独特的七夕文化氛围与公司品牌理念高度契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向消费者讲述品牌背后的文化故事。其次,七夕天街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我们坚信入驻七夕天街是一个明智之举”。

如今的老北街,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的它,不仅成了郧西的商业新名片、旅游新地标,更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低碳历史文化街区,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寻味乡愁、感受浪漫。

作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郧西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未停歇。今年8月以来,一场独特的“街头艺术创作”在县城悄然展开,让七夕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市民生活。

"这是一个画在电箱上的作品,正面是一个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里播放的内容是牛郎织女站在桥上,前面色彩比较炫的部分是现代的一对恋人牵着手的画面,反映的是七夕的文化,古代的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画面。"南京隐形翅膀墙绘公司画师何奇一边画,一边解释。

街头的树洞、不起眼的箱体,都成了画师们的“画布”。来自南京隐形翅膀墙绘公司的创作者们,将牛郎织女、乞巧等七夕非遗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艺术创作,让冰冷的设施变成了温暖的风景。

何奇还说:“我们八月底过来,在这边画了一些大家比较喜欢的、可爱的小动物,还在老人民医院那边画了一个玫瑰打卡点,希望能够更好地美化郧西的环境,给大家带来一些美好的观感和享受。”

这些色彩与创意,不仅为城市“疗伤”——让风雨侵蚀、虫害留下的斑驳树洞,变成了萌萌的“动物家园”、浪漫的“爱情打卡点”;更让七夕文化“活”了起来,成为“会说话的风景”,它拉近了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距离,让非遗文化可看、可触、可感,也让郧西的城市品位在细节中不断升级。

“一半山水一半城”,是郧西最真实的写照。近年来,郧西以县城为龙头,推进景城深度融合,打造4A天河景区,实现“城区即景区”的美好愿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之美既有“颜值”的温馨,更有“品质”的温暖。

走在今天的郧西街头,每一步都与风景同行,每一眼都能遇见惊喜。从宏观规划的蓝图落地,到微观细节的精雕细琢;从路网贯通的便捷高效,到老城焕新的文化活力,一座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正在天河之畔冉冉升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升腾。

全媒体记者:邹映玲 汪婧雯 简越  聂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