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双街记:老北街与七夕天街的对话

2025-10-20 08:59  

晨光如水,漫过青石板上深浅交错的纹路。立于老北街的入口,恍惚听见时光在罅隙间流淌的潺潺之音。这条五百余岁的古街,正与织女河沿岸的七夕天街默然对望,宛若一位执卷沉思的老者,与踏歌而来的少年在晨雾中相视而笑。

麻石板上浮动着露水的银光,青瓦连绵如展开的经卷,马头墙勾勒出天穹的轮廓,花格窗里漏下细碎的光阴。穿行其间,像翻阅一封泛黄的情书,指尖掠过每一处斑驳的印记。自明成化十二年建县伊始,这条长675米、宽5米的角尺形街巷,已在岁月里伫立了五百四十九个春秋。

晨光中的手艺传承

老北街的苏醒,始于木门推开时悠长的吱呀声。铁匠铺里飞溅的火星如流星般划过,第四代传人抡起的铁锤下,一块顽铁正渐渐化作农具的轮廓。对面的榨油坊里,木榨机发出深沉的喘息,老师傅额间的汗珠映着晨光,四十载光阴都沉淀在这缕浓郁的油香里。

织布机的梭子穿过经纬,编织着朝霞与暮霭。“年轻人又开始眷恋这种带着阳光味道的土布了。”老板娘轻抚新织的布匹,绢丝般的纹理间,“七夕天街邀我们去开设体验课,让织机的声音在新时代里继续回响。”

午后的美食记忆 

正午的老龚家餐馆,羊肉汤的雾气模糊了窗棂。“这是祖传三代的滋味。”老板舀起一勺浓汤,马头羊的肉质在乳白的汤里微微颤动,“连骨头里都熬进了郧西的风土。”隔壁蒸笼掀开的刹那,七巧花馍腾起云雾般的蒸汽,鹊桥在麦香中若隐若现,星辰在面团上熠熠生辉。

转入七夕天街,七夕市集正流淌着绸缎与诗词的河流。汉服少女的广袖拂过青石板,摄影师镜头里定格的不只是笑靥,还有穿越千年的风雅。“我们让每个寻常日子,都能成为自己的七夕。”店主将写满诗句的团扇轻摇,墨香混着茶香在空气中晕染。

盛世华章:北街寻情记

当暮色浸透瓦当,老北街在灯笼次第亮起时化作星河。“七夕天街夜·北街寻情记”的彩幌在晚风中轻摇,二百余家商户将古今交融成流动的盛宴。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企业唱出的夜经济戏曲正酣,创造出昼夜相继的节日韵律。

刚刚过去的佳节,103300人次的足迹将青石板磨得愈发温润。非遗体验馆里,绣针牵引着丝线在绢面上游走,水写布上的墨迹未干又起,织机前等待体验的队伍蜿蜒如河。渡春园里,“仙女”们的裙裾在灯影中翩跹,仿佛真要将观者带入鹊桥相会的传说。

新入驻的七夕美人茶坊中,茶香裹着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杯盏间流转。年轻人捧着特调茶饮,在雕花窗棂与现代灯饰交织的空间里,品味着跨越时空的浪漫。

这就是今日郧西最动人的风景:老北街的皱纹里镌刻着历史的厚度,七夕天街的脉搏中跃动着时代的节奏。十万余人的脚步在这里交汇,将记忆与梦想织成双色锦缎——一头系着明成化年的月光,一头连着新时代的晨光。在这场永不落幕的对话中,古城正用两条街巷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双街记》,每个字句都浸染着岁月沉香与未来清晖。

来源:郧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