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协商破难题 生态渔业促振兴

2025-11-19 14:36   郧西在线  

通讯员梅兵 谈太铖报道: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槐树林特场政协委员工作站以“发展生态设施渔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聚焦药树坪村腰岭湾区域发展痛点,通过“调研摸底、搭建平台、破解难题、跟踪监督”四步工作法,让一线协商成为撬动产业转型、带动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腰岭湾区域坐拥四浴河生态禀赋,却长期受困于传统农业效益低、青壮年人口外流的发展困境。槐树林特场政协委员工作站主动扛起担当,组织住站委员实地勘察、走访农户和企业,经多次座谈精准锁定土地流转、利益分配、生态保护三大核心诉求,摸清群众“盼收益”、企业“忧环境”的真实心声。

协商的生命力在于凝聚共识。找准切入点后,工作站积极搭建协商平台,邀请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场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及村民代表共商发展大计。经充分讨论,“生态优先、科技引领、三产融合、富民增收”的发展思路成为各方共识,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针对养殖技术标准、民宿改造规范等细节难题,工作站再以“微协商”破局,通过小范围面对面沟通,既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又贴合当地实际,让方案更接地气、更聚人心。

项目推进不止步,跟踪监督不缺位。工作站建立项目进展跟踪机制,定期组织委员视察,针对企业反映的通信信号弱、用工培训需求等问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推动解决,确保协商成果从“纸面”落到“地面”。如今,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腰岭湾生态设施渔业项目已初显成效:设施养殖区、环保处理系统、休闲配套区相继建成,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生态渔业的跨越。“渔业+休闲垂钓+民宿餐饮”的融合模式,让山水资源焕发新价值。

该项目预计年产成品鱼30万斤、年销售额600万元,可带动20人长期就业、53户土地流转受益,30户农户通过务工、经营、分红等多渠道增收。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采用太阳能大棚、微生物净化技术,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从生态优势到产业优势,从群众期盼到发展实效,槐树林特场政协委员工作站以一线协商为笔、实干担当为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了政协履职的精彩答卷,为基层地区探索产业转型、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