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就业先行

2017-11-23 15:21  

近日,县劳动就业管理局一方面紧锣密鼓的与广东四市劳动就业部门、武汉劳动就业部门联系我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定就业情况、预征2018年就业岗位信息,一方面收集和审查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发放情况。

精准扶贫,就业先行

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我县从实际出发,坚持产业、就业“双脱贫”脱贫攻坚思路,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就业脱贫,确定了“五个一”就业扶贫就业脱贫思路和目标:一是对有外出务工意愿和能力的贫困人口,利用劳务协作地区就业部门或企业组织外出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就业扶贫目标;二是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支持、政策扶持等精准创业服务,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批”的创业扶贫目标;三是对有职业技能培训意愿并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免费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技在身、彻底脱贫”的技能扶贫目标;四是对不愿外出务工的引导其在县内企业和产业合作社务工,实现“务工增收、照顾家庭”的就地转移扶贫目标。五是对吸纳贫困人口的县内用工企业,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实现“企业用工、社保补贴”的社保持仓目标。

制定政策扶持就业

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郧西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稳定就业的实施意见》、县人社、财政、扶贫部门制定了《2017年郧西劳务协作工作方案》、《关于加快落实精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稳定就业相关政策的通知》、《关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培训期间生活补助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的通知》《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状况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整合政策和资金,对贫困人员就业创业培训、培训生活补贴、技能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创业补贴、社保补贴、求职补贴、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创业贷款、县内企业吸纳社保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据统计,近两年,共落实各项就业扶贫资金714万元,其中,培训补贴资金267.71万元、培训生活补贴94万元、交通补贴253万元、农家乐补贴45万元、创业补贴10万元、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44.3万元,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081万元,为县内企业、产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1065万元,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和创业,外出务工就业稳定率80%以上,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训一人,全家永久脱贫。2016年,我们利用与广东劳务协作试点的机遇,向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输送52名贫困家庭“两后生”进行4年职业技能教育。2017年,我们借势与武汉劳务协作,组织了6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社会青年赴十堰医药卫生学校和武汉建设学校免费就读,26名“两后生”赴十堰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技能培训,实现“毕业即就业”。他们用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县内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和务工收入,提高产业效益。2014年以来,利用“培训大篷车”,把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先后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家政月嫂、保育员、蔬菜种植、电焊、服装制作、电子装配、电子商务、茶叶加工等免费的就业创业培训10190人。开展茶叶、马头羊饲养、莲藕栽培、核桃栽培与管理、中药材种植、农机操作,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300余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升了求职能力和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为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打下了基础。

劳务协作促进就业

我县在2016年与广东四市劳务协作试点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劳务协作扶贫,继续巩固和强化与广东四市劳务协作,拓展与武汉、北京、西安劳务协作,用3年时间,全县3万户贫困家庭、4万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扶贫实现脱贫。2017年以来,我县与广东四市人社部门签订了深化劳务协作扶贫协议,广东四市把与郧西的劳务协作扶贫持续到2020年。与武汉市人社部门我们签订了就业扶贫协议,武汉市为郧西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全县共举办招聘会13场次,省内外7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向广东输出贫困劳动力430人、武汉226人,县内就业405人。全县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由2016年底的3.3万人,增加到3.7万人,带动新增就业4000余人。据测算,目前在广东、武汉就业的我县贫困人员月平均工资3500元左右,扣减生活成本和社会保险,月纯收入2500元。以家庭平均5口人计算,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远高于郧西县2017年度脱贫标准线,达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发展产业带动就业

近年来,我县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激励办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马头山羊、核桃、蔬菜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和以光伏发电、电商为主的新型业态。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展农业特色示范基地159个,培植市场经营主体157个,带动377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培育了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家庭农场12家、种养大户1100多户,带动6000多个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增收。已建成乡镇、村电商网点230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家、残疾户8家,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人平增收1500 元。通过“景区带动型”、“农旅融合型”、“节事民俗型”、“新兴业态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直接带动景区周边2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涌现了天蓬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湖北昌晖油料专业合作社等产业主力军,带动当地贫困家庭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体弱病残者就地从事除草、施肥、采摘、加工等工作,有的参加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年务工收入多则数万元,少则数千元。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