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小镇好风光

2017-05-05 17:42   郧西在线   金璞

生活在郧西这座小山城,却没有太多山的概念,四周低矮的山给我们围成了盆地的模样,日日在这方平坦的小城里,姑且就当个山里的城里人。

收到县作协李老师的邀约,一起去马安采风,欣然答应前往。记忆里我对马安的印象还停留在十来岁的那个年代,很模糊,一条土路,一座水库,一个小镇,一些朴实的人家,还有一个会造飞机的农民。我很享受旅行的过程,最特别的是伴随者们亦师亦友,可以聊到内心深处,可以话说世间百态。从县城出发,东道主的车在前方带路,轿车稳稳的在行驶,走过的全是乌黑的沥青路,最担心的交通问题俨然已经不成问题,在后排调整成最舒适的姿态,便于倾听,适合观景。目的地是乡村,脑海里呈现出很多美丽乡村的景象,明清古村田园风光讲的是江西婺源,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赞的是安徽宏村,我的故乡有乡镇一十八个,近几年屡屡听闻靓丽的旅游景点层出不穷,均散落在这些乡镇之间。

此地为何取名做马安?相传远古时期,此地西方一座大山中有一深不可测的洞(原烈马洞村,洞内有马桩、马槽、独木桥,洞内至今是个谜),洞内藏有一匹宝马,忽一日宝马出洞饮水恰遇雷电惊骇,驰骋东方,路经此地脱缰弃鞍,故名马安川,宝马顺势狂奔东边,却被一大山(马鞍关梁子)挡住去路,便在“龙王庙”歇息,遇龙王显灵,点化宝马坠入沟壑深谷,潜入龙潭,故名马安关(今马鞍关,水库大坝处),马安因此延用至今。1999年12月,改为马鞍镇。

我县的乡镇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乡镇都天生搭配了一条溪流,后来修建的公路皆在溪流之畔,走着走着,仿佛溪水在引路一样,不怕选错了路,也不怕错过了遇见。到马安的路途即是这样,大片的青草地夹着河流,三五只羊在岸边啃草,一群群鸭在河里划水,衣衫朴实的农民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放了暑假的孩子们在房前嬉闹,一行四辆车不紧不慢地跟着,敞开车窗任自然风吹乱长发,车轮再也掀不起尘土飞扬,对于马路两旁的民居该是多大的幸事。过桥梁、通隧道,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跟随着东道主到了集镇,在政府大院稍作休整,短短的停留,却有工作人员端出红白相间的洋瓷盆,凉凉的清水,干净的毛巾,笑着招呼我们洗把手。城市虽好,怎能见到如此朴实的物件和真诚的笑容,反倒是我们这一行人不好意思了,赶紧上前接过脸盆。马安之初印象——行路不再难,人依旧朴实。

通过集镇,拐进了一条乡村路,路两旁的玉米长势喜人,一栋栋的土房子散布在绿色的群山之中,我们的车子上山拐弯下坡,大家调侃今天是锻炼车技的好时机。村路本就不宽,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野花恣意的开放在车旁,把手伸出车窗,花朵唾手可得。前方的车辆在一所土房子前的庭院停下,那便是目的地到了,透过车窗,记住了门牌上几个关键性的字“铜佛山茶”,心情有些雀跃,我虽不懂得品茶,却日日离不开茶,我的喝茶宣言很简单:给水换一个味道,今天在马安的深山里,不为解渴,不赶时间,有缘邂逅高山茶,不得不说是件高兴的事情。手中杯,茶汤明亮清澈,茶叶色泽翠绿,杯置鼻下,轻轻吸气,茶之香气怡人,浅啜一口,在口中展开,才下喉头,却上心头,清浅浓淡之间,味觉里已留下了铜佛山茶的记忆。我打小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好奇的跟主人攀谈,原来这座山名叫铜佛山,方圆上千亩,可是茶园面积仅百余亩,由于产量小,知晓的的人不多,能够喝上铜佛山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郧西有众多的产茶地,铜佛山茶的品质可谓是数一数二。马安印象之二——天赐灵性,土与水的结合。

俗话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告别了主人,继续前行,东道主的处事很神秘,不透露行程,不做任何铺垫。长久以来受工作的影响,我总是习惯于掌控,对将要进行的事情精确到分钟,事事皆主动,今天我彻底的放弃了,这里山连着山,每一座山麓带紧密相连,只在山顶形成柔和的山尖,已经分不清楚来时的路,却也不知道下一站将要到达哪一个山峰,我们就跟随前车在山中行走,从一个山顶到达另一个山顶,真正应了那句“山的那边还是山”。转山的过程中,我们聊着工作,聊着人心,昨日在工作上还有些颓废,今日在这山中却想让自己活得更精彩。错车的停顿,推开车门观望,猛然发现正前方小山头的一面,一排整齐的台阶从山脚延伸到山顶,东道主适时解疑,那是祖师顶。远远看着,颇有些武当金顶的意味在其中。十一、二点的太阳不再手下留情了,撑起遮阳伞行至山脚,拾级而上,每次爬山都习惯在最前方,我就可以最早登顶,一个人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此行依旧是这样,山脚的摄影师叫着让我转身回头留影,紧跟在身后的当地年轻司机问道,猜猜台阶有多少步,本来还在心里默数,被这一问瞬间归零,怔怔的望着他求取答案,一百五十三!加快了速度去征服这一百五十三步石阶,近了近了,略过外围的门槛,看到了“真武行宫”四个大字,整个建筑以木架为骨干,用石砖砌墙壁,将瓦片成型做屋顶,外墙上的窗户亦是石头雕刻写意成“寿”字,进入室内环视,真武神像坐落于殿中,左右两侧皆是全身彩绘、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我虽没有宗教信仰,但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东道主的描述让大家了解到,道观修建于清朝初期,供奉的主要神仙是真武大帝,时至今日,每逢初一、十五香火旺盛。道观建筑在山顶之上,规模毕竟受限,出了大门小心翼翼走到侧面,远近山脉绵延,展现在眼前的不止是高度,还有色彩上的震撼,目所能及的范围,除了蓝天和白云,其他全是一片绿的世界,我能想象到的一个词语——绿野仙踪。马安印象之三——道教圣地,神仙聚居之所。

从祖师顶下山,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原始的道路,行走的过程中,东道主介绍,马安盛产板栗,以往只是自然生长,今年却从外地请来了专家进行修枝培育,期望能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话语间,看到路边一颗高大的乔木树枝上挂着的圆圆的果实,外层就像布满了一根根的刺,看起来毛茸茸的,但不敢去碰触,同行人笑着说这就是板栗。年年都在吃板栗,却“不识庐山真面目”,我如何也不能把那吃到嘴里甜甜的口感与这浑身长满刺的外表统一到一种植物的身上。世上最可悲的食物莫过于此了,口口声声被人爱着,对方连它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一路有说有笑的到了锡洞沟,我们停留的地方有一座新式的烤烟房,好奇的溜进去想要看出点什么来,结果没有看到烟叶,被一筐晾晒的长椭圆形果实所吸引,“这是连翘,药性仅次于甘草,现在已经规模种植,价钱高,销量好”,一口地道的马安乡音介绍到。我拿起一粒端详,其实就算看上十天半个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是对这些听过未见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我们应该有很多同龄人的境遇都是这样,小时候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去生活,适应了城市的马路和高楼,忘却了农村房前屋后的一草一木,以至于在某一个时间段再去触碰,引起的会是一阵阵的乡愁。幸好在乡愁还未泛滥的时候,主人家招呼大家吃饭了,围桌而坐,这一桌的饭菜满足了人们对农家菜的最好诠释,没有长出根的黄豆芽,叫不出名字的凉拌野菜,菜籽油炸出来的茄子饼,野竹笋爆炒的正宗腊肉,瓠子清炖原味土鸡汤,掌勺的竟然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农家姑娘,古人说过的秀色可餐也只是拿美人喻美食,今人能同时遇见美食和美厨娘更是可贵,以至于在回来的路上,我还恋恋不忘的跟老师感叹: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了!马安印象之四——物产丰富,劣势变优势。

午餐后散步,在东道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去看了一些当地颇具神话色彩的景点——斩龙头、观音抱子,这些景点皆在山顶之上,大家或站在田间,或立于路边,遥遥望去,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了人类太多的惊叹,在这深山之中,如若没有旅游的概念,再美的东西也只能是默默无名,不为外人所知。车队再次启动,这回我能够感受到行驶的方向改变了,好像是在出山,从山顶开往山脚的路上,经历着急速的下坡和拐弯,一种熟悉的体验刺激着我,我努力的去回忆,原来是年初的一次考察,亲身尝试了全亚洲最大规模的十环过山车,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却给我带了同样的感受,究竟是我感官太跳跃,还是我已经沉醉其中?欣赏了自然景观,驱车前往“陶氏宗祠”,在我看来,修的起宗祠、住的了豪宅的,在那些特殊的年代必定非富即贵,陶姓人家当年修建的大院今天依旧发挥着功能,前后两栋大型建筑背靠着山,中间的天井非常开阔,一楼布局紧凑,为生活区,二楼即为楼阁,堆放粮食杂物,现由两户当地人居住看守。未能看到宗祠有些遗憾,长约3米的大石条刻着“陶氏宗祠”四个大字,气派而又孤独的躺在一片杂草之中,雕刻着花纹的石墩堆放在庭院的边上,这百年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变迁,陶家人看着宗祠被毁,弃了祖屋,举家迁移?看着散落的石墩石条,我想着某一天这里是否会复建,作为人文景点对外开放,陶氏人家被更多的人提及。马安印象之五——风光秀丽,人杰地灵。

那年夏天,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山路很颠簸,车窗外那大山里一定有无法衡量价值的矿产;透过车窗我还看到马安关水库,人工湖面很平静、水绿得可爱,湖底一定有数不清的游鱼;住在方言悦耳动听的镇上,一定很热闹,若到镇上可否能遇见那位制造飞机的农民大爷......

是否你明白我会再来,所以你等!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