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刘书记,到饭点了,吃点儿再走啊” ——记县政府办驻城关镇黄石梁村第一书记刘琴

2020-06-22 09:51  

2019年的初夏,气温狂飙猛进,刚到6月,室外就已经热得让人憋气。

“谁呀?”刚收拾完碗筷准备午休的方玉梅,听到院子里黄狗叫唤了一声,就转成了欢快的“呜呜”声,是来客人了!赶紧擦着手走了出来。“刘书记啊!中午这么热你还来看我们。赶快进屋。”

“早晨来,你们家没人,中午就再过来看看。主要是了解一下你家姑娘范继枝最近在学校情况,马上不是要考试了嘛,看看她还有啥新的想法。”刘琴边抚摸着黄狗的脑袋边说明来意,黄狗围着她亲昵得转来转去。范继枝是方玉梅的大女儿,今年读初二,由于前几年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没在身边,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和同学关系处理的不好,开始厌学,成绩直线下滑,产生辍学打工的想法,孩子父母很着急,不知如何劝慰。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刘琴多次上门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并协调学校给孩子调换班级,亲自和孩子班主任见面沟通,请求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关爱。

“多谢刘书记关心,经过刘书记开导,孩子最近转变很大,成绩有所回升,回家和我们的话也多了,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要不是刘书记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孩子才那么小不读书了,以后生存都是个问题。”说起孩子的变化,方玉梅笑容满面。

 

2017年,刘琴按照县政府办公室的安排,来到城关镇黄石梁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刚来的时候,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水、路等基础设施薄弱,干群关系紧张,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近三年的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全村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1人全部脱贫,整村于2019年顺利出列。组织成立了竹藤编、香菇、畜禽、林果、莲藕种植等5个合作社,积极动员贫困群众入股合作社、参与务工,实现增收致富。动用自己人脉,上下协调对接,为村集体争取资金370余万元,新建了泰山庙集体水厂、印山沟农村公路、村级卫生室、集中安置房等民心工程,购置办公器材改善办公条件,对接林业部门,绿化安置点和村居环境。如今,说起村里的变化,群众对刘琴赞不绝口,连连竖起大拇指。

2017年,刚来村上,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刘琴就充分利用自己在政府办工作的经验,帮助村委会制定了工作章程,厘定了每名干部的职责分工,规范了工作纪律和原则。首先从自己做起,为了真正做到精准帮扶,800多个日夜,她不是走在田埂上,就是在贫困户的家里,详细的了解每个家庭情况,询问他们的生活打算,案头厚厚的几本笔记本记录的全是走访得来的各家各户第一手基本信息。农村的习惯是天刚泛亮就开始下地侍弄土地,不到正午、不到太阳完全落山,农民是舍不得收工的。为了和村民见上面,刘琴和工作队员们就只能爬山过沟,到田间走访,但这样效率很低,为了多走几户,刘琴往往一个人饿着肚子,在村民收工的正午、天擦黑的傍晚开始走访。心头的扶贫责任,让她顾不上去关心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也不能在身患重病的老父亲病床前尽孝,只能在每周休息一天的时间里去尽量弥补。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是最实在的,是最讲感情的。当初,来黄石梁村工作的时候,村民见了工作队没有什么好脸色,见了干部都是躲得远远的,认为所谓的帮扶都是走过场,混时间,哪会真正解决什么事。现在谁见了工作队,见了刘琴,都是老远打招呼,到了家里不喝口水都不让走。“刘书记,到饭点了,吃点再走啊!”这句话成了黄石梁村村民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可是每次怎么极力挽留,她都婉言谢绝了,要么在没人地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要么就是饿着肚子深夜赶回家。正是刘琴身上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一心一意真帮实扶换来了群众的好口碑。

不光考虑脱贫的问题,像村里范继枝那样的大大小小的小孩教育、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刘琴都从不回避。黄石梁村4组的黎吉恩因为家里贫困,没有可挣钱的门路,和妻子经常置气,孩子也不爱回家,导致后来妻子和他分开住。刘琴就三番五次的上门给夫妻俩做工作,给他们讲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在一次次的苦口婆心劝说和协调下下,老俩口终于和好如初,家庭和睦了,黎吉恩也参与了村香菇合作社,学习种植香菇,妻子被动员到藤编车间做藤编,儿子也在武当山酒店找到了固定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刘书记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庭,她就是我们家最亲的人。”为了报答刘书记,黎吉恩两口一直想接她到家里坐坐,都没能如愿。

说到脱贫后的工作,刘琴饱含感情的说:“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一名干部,深感农村生活的不易,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能让父老乡亲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是我心里最高兴的事。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只要组织给机会,我一定会继续扎根在这里。”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